拾点人力志 | 广东国匠律所张娅:越努力,越幸运

[2019-11-10]

人物介绍

张娅    现执业律师,前资深HR

有十余年企业管理工作经验,曾在多家不同类型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工作。在职期间,圆满处置某跨国公司出售其下属业务部门导致劳动关系变更案例、某跨国公司因架构调整导致裁员工作案例,也承担过某新设跨国公司员工从个位数到四位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劳动制度建立、员工关系管理、劳动合同执行、劳动纠纷解决等方面颇具心得。

投身律师行业以来,张律师凭借在企业管理实务领域多年来的积淀,致力于在现行劳动法律关系框架下,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起平等、对话、共赢的桥梁。张律师是广州市总工会第三期广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律师。

除劳动纠纷案件外,在其他民事实务领域,例如民间借贷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方面,同样具备一流的执业素养。对企业并购前的尽职调查、破产管理人等非诉业务也有所涉猎,亦受聘于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敢想敢做,这是我采访张娅脑子里最初的评价。四十岁那年,“放弃”了从事多年的HR工作。仅凭二十多前对律师职业一点点憧憬,用十个月时间学习,最后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司考这个所谓的全国第一考,难且通过率低,而她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复习,最终成功通过。让你不禁感叹,她的身体里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问她为什么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她因为我不想过四十岁死、八十岁的生活。

岁月静好,还是活出洒脱?她选择了后者!

 

一、 HR生涯

她很幸运,2000年时候进入外资企业从事HR工作那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才刚刚进入中国,对于大多数本土企业来说,只有人事部没有HR她在外企的HR工作从招聘起步,涉足各个不同的HR模块,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HR专家。在HR职业生涯的后期,HR职业生涯的后期,她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负责HR工作,至此深刻体会了外企和民企的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差异。

外资企业的文化都是相似的,而民营企业则是一个企业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自然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

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是从合规开始,民企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老板的喜好和认知开始。她也特别强调说,企业的管理方式并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是否匹配企业的长远发展。

服务过的外企人员年流失率大概10%左右,民企的人员流失率则在35%甚至更多。35%的年流失率,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是极大的挑战。

高速发展掩盖了很多管理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组织架构流程都不清晰,人员超配,员工流失率奇高劳动争议此起彼伏。她接手工作后,先是摸底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再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确认岗位的存在必要性员工的匹配度,进行组织架构的梳理,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善与员工的沟通以内部调岗和自然流失的方式,实现减员20多个员工,提升了整体的人员效率。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她也曾迷茫、徘徊过,自己是否要在HR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人到四十,在职场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明显。走过了最青春洋溢黄金十年,自己的能力和职场经验已经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身边有两个孩子要牵挂。最保险起见,一般人会选择继续走下去,毕竟选择的空间有限。

那一年,她也问自己:未来二十年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回家享受岁月静好?还是再努力一把活出一种洒脱的人生?

她的答案是前者不想选,后者如何实现?

2015,她回了一趟重庆老家在夕阳的抚摸中,她踱步在当年的书架前,不时地拿出一本书翻翻。无意间一张书签掉了下来,那是她亲手制作的书签,上面的寄语隐约可以看出书的来历。

这是一本红色的口袋书,封面都布满了灰尘。虽然是口袋书,厚达十公分上面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法律法规。受那些TVB港剧的影响,她当年也十分憧憬律师这一自带光环的神圣职业。她也剧中人物那样,站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引述法律条款伸张正义。刚上大学时,花了100多块买了这本书,这可是她当时整整两个星期生活费。一页页翻着,仿佛也把她带回了那些岁月里,她的内心有了小小的触动。

这一次,她决定重拾当年的梦想,再青春一回。

 

 

不甘平凡 尝试新的行业

备战司法考试时,她每天如常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孩子衣食住行。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就在图书馆读书刷题。春节出行、周末休息孩子毕业,她统统都放弃。段时间听得最多的是孩子那句妈妈,你怎么还不感受到的更多是惶恐、不。好在,她的努力也得到上天的回报。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后,她开始正式转型为律师。

转型过程中,太多难忘的事情。第一次作为案件代理律师坐在法庭上、第一次参与尽职调查面对被调查企业、第一次参与企业破产项目、第一次以律师身份跟客户沟通……每一个第一次都令人印象深刻。

这中间不止是身份、角色的转变,也是思维的转变。过往HR工作积累下解决问题的经验,现在法律思维帮客户解决实务的问题,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生涯的初期,她彻底放空过去的职场经验,将自己当成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法律业务:民事的诉讼非诉甚至企业破产业务,刑事的会见开庭,只要有机会,她都一样不落地参与和学习。

律师这种职业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点,张娅从未曾停步。

等到她自己开始独立执业,面对要自己寻找业务来源的时候,HR的工作经历帮助她成功成为工会律师团的成员律师、客户也会放心将HR或者企业有关的争议交给她处理。她开始着重关注劳动法和与HR有关的诉讼、非诉业务。相比较其他人,她能理解客户的业务、内部的流程、如何与企业上下的有关人士去打交道。

 

上医治未病 得失在取舍中

作为律师执业的目标和原则:1、上医治未病;2、委托人利益最大化。这其实是和原来在企业在HR是一样的。

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与人为善、第二不忘记控制成本、第三要合规。这个排序很难分出先后,可能不同企业会有不同选择,外企是321的顺序、民企是123或231的顺序。风险无处不在,只是看你如何取舍。

HR和员工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对于中小企业,什么都远不如活下去更重要。企业最该通过业务增加利润,而不是在员工身上寻找所得。中小企业应该分清楚业务在哪儿重点应该放在开拓市场上,而不是和员工斗智斗勇。好的制度激发人性的善和努力,坏的制度把本该合作的人变成敌人。激发员工的能动性,让企业和员工合作双赢把人用好才是最节省人力成本的方式

在转型之后,张娅也在思考如何将HR和律师两个经历结合起来。和纯律师出身的人不同一点就是,张娅更乐意借助工具,更愿意思考可复制的问题。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不少,用流程化、分解步骤的方式能规避掉大多数的风险点。

 

通过聆听去体现温度、感知风险

HR一定要跟人沟通注意沟通的方式这是采访中张娅反复强调的。沟通不仅是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获取信任最快的方法。90%的劳动纠纷都是因为说再见时的方式不对引起员工一时意难平一纸诉状将前东家告上法庭的比比皆是。

所以打造和谐劳动关系,主要靠:1合规管理;2友善沟通;3将心比心。

现时经济波动比较厉害,是否到了裁员潮未可知。但对于企业来说,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需要裁员。当我们要裁减某个或某些岗位时候,势必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调整或优化。

总目标不变,但方式可以改变,不一定要一针见血。说再见的时候,项目参与人应当通过聆听去体现温度、感知风险。该执行的工作不含糊,该释放的善意不保留。

具体来说,首先、看能否通过自然流失或内部调岗实现减员目标;其次、当必须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减员时候,一定想想怎么样能为他们的再就业提供帮助、为被裁撤者提供心理辅导帮他们顺利通过失业期。

对于大家关心的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张娅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改变工业时代的粗糙管理和沟通方式。管理者应放低自身的姿态试着他们的沟通方式90后95对话。

 

结语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风险什么时候都有,该剔除剔除,该有温度温度。这是HR和律师双重身份带给张娅的感触

未来二十年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回家享受岁月静好?还是再努力一把活出一种洒脱的人生?

前者不想选,后者她正在逐步实现中。

预约产品演示